close

突然很想整理...就...出現了下面的整理的東西啦!
中國同性戀最早可追溯到中華文明的創始者—黃帝。Seven
清代大學者《四庫全書》的總編修紀曉嵐
在《閱微草堂筆記》卷十二中記載:「雜說稱孌童始黃帝,殆出依托。」

到商代,《尚書》的〈商書.伊訓〉中,
伊尹曾提到了「三風十愆」,而其中的一愆就是「比頑童」,
而到了《逸周書》中更是有「美男破產(老)、美女破居」之類的說法。
流傳在春秋戰國、漢代時期的「龍陽」、「余桃」、「斷袖」等等說法更是形容詞的代表。

中國漢以前「狎暱孌童」僅為君王貴族的特殊癖好,
到了魏晉南北朝,此風漸漸普及於士大夫及社會民眾,
經過漢朝的全盛期後進入唐朝與五代期間,男色之風漸衰,
但宋朝又興盛起來,男子公然為娼,聚集於風月作坊,招攬生意。
元代男色之風又衰,直到明清時期又復盛。

全盛期漢朝幾乎每個皇帝都有一個至幾個美男作為性愛對象,
並且記入正史,史家殊不為羞。
如高祖的籍孺,惠帝的閎孺,文帝的鄧通、趙談、北宮伯子,景帝的周仁,昭帝的金賞,武帝的韓嫣、韓說、李延年,宣帝的張彭祖,元帝的弘慕、石顯,成帝的張放、淳於長,哀帝的董賢等。

在清代,盛行「私寓」制度。
這些大戶人家買來眉清目秀的小男孩供主人賞玩,稱「男風」,
小孩被稱為「相公」或「像姑」。
有本叫《朝市叢載》載有吟詠相公的詩:「斜街曲巷趨香車,隱約雛伶貌似花。應怕路人爭看殺,垂簾一幅子兒紗。」

不過中國同性戀最早的美學紀錄,
是在歷史上的第一部詩歌總集《詩經》中。
〈鄭風〉中有數首歌詠同性戀情的詩篇:(註)
   山有扶蘇,陽有荷華。
   不見子都,乃見狂且。
   山有喬松,隰有游龍。
   不見子充,乃見狡童。


不過流傳至今的有名故事還是以彌子瑕與衛獻公「分桃而食」;
龍陽君與魏王「龍陽之癖」及漢哀帝與董賢「斷袖之癖」最為有名。

「分桃」的故事在韓非子的《說難》篇中有一則歷史記載,是指衛獻公、彌子瑕。
有一次兩人遊桃園,彌摘了一棵桃子,咬了一口,覺得很甜,於是就塞進衛獻公的嘴裡,讓他也吃。
旁人見了,正要責他不敬君上的大罪,衛獻公卻說,「彌子瑕有好的東西,不忘獻給寡人,他才是忠君的最佳表現呀。」
後來彌子瑕色衰失寵,衛獻公卻說:「彌子瑕太可惡了,竟然給我吃餘唾﹝口水尾﹞。」
這個彌子瑕,不單止「以屁事君」,他還是衛獻公的夫人的面首!


「斷袖」的故事在《漢書.董賢傳》有詳細記載,是漢哀帝劉欣與董賢。
董賢隨侍哀帝左右,不僅夜裡侍寢,連白天睡覺也在一起。
有一天,哀帝白天和董賢同床共枕,十分愜意。醒來以後,哀帝想下床,不料睡衣的袖子被熟睡中的董賢壓住了。
哀帝愛憐董賢,不忍心將這心愛的睡美人弄醒,便輕輕地抽出佩刀,
小心地割斷被董賢壓住的衣袖,衣袖斷了,哀帝這才悄悄起床。
所以後 來又把同性戀稱為「斷袖之癖」,或簡稱「斷袖」, 有時也合稱為「餘桃斷袖」。


「龍陽」故事是《戰國策.魏策》中記載,是龍陽君、戰國時魏王。
有一天他陪魏王釣魚,釣得十條大魚,不覺淚下。
魏王問他何故傷心,他說:「我剛釣到魚時很高興,後又釣了一些大的,便想把前面釣的小魚丟掉。如今我有幸能與大王共枕同寢,但四海之內,美人甚多,聞知臣得幸於大王,必定打扮得花枝招展來向陛下獻媚,臣就像前面釣到的小魚一樣,也會被拋棄,臣怎能不哭呢?」
魏王聽了很感動,便下令:四海之內,有敢向我介紹美女的,我就滅其族!
所以後來又把同性戀稱為「龍陽之好」, 或簡稱「龍陽」。


以上!整理出中國有名的同性故事...也順便整理中國整個同性的起頭

僅供參考!

話說自己最喜歡的是「斷袖」...只是董賢的下場並不是很好

帶著妻子自殺...

嗚嗚嗚...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a 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